
鋰電網訊:8月30日,康佳集團宣布,正在籌劃收購江蘇海四達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和贛州明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100%股權??导鸭瘓F是中國家電行業龍頭企業,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8.1億元,同比增長24.46%。
圖片來源:深康佳A公告
此次交易標的之一的海四達電源,是國內從事二次化學電池產業最早和最具規模的企業之一。公開資料顯示,海四達電源經營范圍為電池及電池組(含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用鋰離子電池、電池組)、電池材料、電池零部件等;明高科技經營范圍為高精密柔性及硬性電路板研發、制造、組裝及銷售。
康佳集團是中國家電行業龍頭企業,業務涉及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冷柜、水務治理、再生資源回收再利用以及玻璃陶瓷新材料、半導體等多個領域。
今年上半年,康佳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18.1億元,同比增長24.46%;凈利潤8544.99萬元,同比下降9.77%;扣除凈利潤為虧損7.1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6.50億元。
康佳集團在半年報中表示,上半年公司堅持“科技+產業+園區”發展戰略,緊密圍繞“半導體+新消費電子+園區”的新產業主線,以科技為引領要素,以產業為價值主體,以園區為載體平臺,積極實施改革、轉型、升級策略。
康佳集團此次全資收購海四達,看重的很可能就是小動力、通信備電儲能、輕型車等鋰電細分應用領域的市場潛力及需求,以及海四達在這些領域的發展前景。
海四達電池產品重點聚焦電動工具與智能家用電源領域、通訊后備電源和儲能領域、軍品和軌道交通等領域及電動輕型車與低速車四大業務領域。
根據不同應用場景海四達供應不同的電池類型。如在電動工具和智能家電市場,海四達主推圓柱三元電池,通訊和儲能市場以方形鐵鋰為主;軍品和軌道交通領域則有軟包鋰電與鎳鎘電池;電動輕型車和低速車市場側重鐵鋰與錳酸鋰電池。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2021電動工具、智能家居等下游市場需求旺盛,國產高品質圓柱鋰電池供不應求,電池企業積極擴充產能。
尤其在國際電動工具巨頭供應鏈向中國轉移,國產圓柱電池產品性能持續提升的背景下,GGII預計2023年國內電動工具鋰電化率從2019年的23%上升至55%,產量將達到1.51億臺,由此催生鋰電池需求規模達到7.5GWh。
海四達電動工具電池產品主打三元圓柱,主要為18650鋰電池,同時布局21700鋰電池,其電動工具鋰電池出貨國內排名前列,并成功打入TTI供應鏈。
目前在DIY工具、園林工具,小家電等在價格敏感的應用領域,18650仍然是市場首選;而在高功率高容量的專業工具和高端小家電領域,高容量,高功率的21700是開發的主流方向。
緊抓市場需求,海四達積極建設2GWh高比能高安全鋰電池項目,一期1GWh項目將于9月全部達產,屆時其圓柱電池將日增新產能50萬支,二期1GWh項目也將于明年建成投產。規劃2023年鋰電池產能將提升至6GWh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海四達電源曾經于2012年沖刺IPO,但隨后被否;2016年12月,奧特佳(002239)也曾宣布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交易方式收購海四達電源100%股權。此次重組事項于2017年7月31日宣布終止。對于終止的主要原因,奧特佳表示,資本市場、政策及環境出現變化,若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難以達到各方原有的預期。
在與奧特佳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后,海四達電源二股東通鼎互聯(002491)表示,海四達電源將啟動A股IPO工作。但該事項未見下文
事實上,家電企業跨界涉足鋰電領域早已不再新鮮,康佳集團之前,包括創維、春蘭、格力、長虹等家電巨頭領導人或集團均有涉足當中,不斷摸索與探尋新能源鋰電市場,并尋找匹配于自身轉型發展的路線。
創維集團首當其沖,在董事長黃宏生掌舵下成功創立開沃汽車集團,實現新能源商用車到乘用車全覆蓋。在動力電池領域,旗下南京創源滿足自身體系所需電池的供給以外,正加速對外部市場開放。
董明珠繼入主銀隆新能源后,近日重啟收購,通過司法拍賣以18.28億元的價格競得銀隆新能源約30.47%股權,正式成為銀隆新能源的控股股東。(相關鏈接:《格力18億控股銀隆,這次沒人能阻止董明珠造車了!》)
本文綜合自:我的電池網、高工鋰電等
